AD起病隐匿,在出现典型症状前二十多年,脑组织就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前驱期AD(pAD),指的是早期症状与痴呆前阶段,包括AD源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在pAD阶段,临床症状尚不严重,但神经病理改变已经开始形成,在此阶段及时干预有可能终止或减缓进展到痴呆阶段。重要的是,临床诊断的主观认知下降(SCD)或MCI具有一定的异质性,诊断为AD源的SCD或MCI,需要Aβ或tau的生物标志物的参与。
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和AD协会将生物标志物纳入到AD诊断标准中,生物标志物证据可增强AD诊断的病理生理特异性。欧洲AD生物标志物标准化共识已将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推荐为AD患者的常规临床检查。CSF中Aβ、tau蛋白、磷酸化tau(p-tau)蛋白等有助于AD的早期诊断。血液中Aβ42、Aβ40、P⁃tau181和神经丝轻链(NfL)与脑脊液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Aβ和tau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尿液中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也被认为是A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CSF采集的有创性、不易被大众接受等缺点相比,血液和尿液具有非侵入性、取材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更适合用于早期AD的人群筛查。
√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 出现短期记忆减退/语言障碍/方向感下降人群
√ 家族有阿尔茨海默病史
√ 患三高/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失眠者
√ 关注脑健康的精英人士
联系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沪杭公路1588号3号楼5楼
联系电话:400-860-3688
AD不仅是老年人的赛跑,也是整个家庭的陪跑。很多人会认为“没记性”是正常衰老的表现,甚至认为AD不能逆转,没有可治愈的药物,一旦开始,只有终结。随着痴呆预防指南的发表及其靶向药物的研发上市,AD患者如果能进行早筛查诊断、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或许能改变患者及整个家庭的结局。伯鉴医学将持续对AD早期筛查检测项目进行技术升级,打造更精准、更快速、更全面的检测项目,助力AD患者早检早诊、早治早智!相信且坚信在不久的将来,AD痴呆逐渐会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