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PV感染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但<5岁及>65岁人群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者不仅易感染,且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这种跨年龄段的易感特性,凸显了其作为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广泛影响,也提示对全人群尤其是高危群体的精准防控与规范化诊疗是减轻其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与其他大部分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既往感染hMPV的患者存在再次感染风险。
年龄<1岁,尤其是<6月龄、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营养不良、贫血、神经肌肉疾病、免疫功能缺陷/受损、家族遗传病等基础疾病、早产、混合感染是hMPV感染发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hMPV易发生混合感染,多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其混合感染率为16.7%~45.9%,其中最常见的共感染病毒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博卡病毒。具体来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住院患儿中,hMPV 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共感染的比例达 45.9%;在门急诊和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中,该比例为16.7%~20.0%。hMPV感染程度被低估!
研究还发现RSV与hMPV的流行呈正相关,一项基于9年间44230例呼吸道疾病诊断数据的分析显示[1]:RSV与hMPV的流行呈正相关,适合联合检测,RSV和HMPV的混合感染会带来更严重的疾病结果,因而建议这2个病毒进行联合检测,这有助于更精准地识别病原,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综上,hMPV混合感染普遍存在,且与RSV流行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提升病原识别效率,对规范诊疗、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纳入191例2岁以下住院患者的研究显示:hMPV与RSV合并感染后,机械通气的相对风险增加10倍[2]。
指南推荐意见1.1:核酸检测适用于二级及以上医院门诊和急诊ARTI患者(证据水平:2a;推荐等级:B)。推荐包含hMPV在内的多重核酸检测适用于住院患儿入院前及住院后的检测(证据水平:2a;推荐等级:B)。
精准诊断是为了更好地治疗
◾ 明确病原,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因 hMPV为病毒感染,无需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合并细菌感染证据时才推荐使用。
◾ 有助于识别混合感染:hMPV 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共感染,精准检测(如多重核酸检测)可明确共感染情况,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尤其 RSV 与 hMPV 流行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能更高效应对混合感染。
◾ 指导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决策:
①对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可使用IFN-α1b或 IFN-α2b治疗(证据水平:1b;推荐等级:A)。
②对免疫功能缺陷/受损者可谨慎评估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为氧疗、糖皮质激素使用等提供判断依据。
③SaO2≤0.92或动脉血氧分压≤80mmHg,或伴有明显呼吸困难时给予氧疗。
④不推荐hMPV感染患者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证据水平:2b;推荐等级:B),有足够证据提示合并细菌感染者推荐使用抗菌药物(证据水平:2b;推荐等级:B)。
应对hMPV流行,上海伯杰医疗研发的呼吸道六项病毒检测试剂盒已上市,该产品通过荧光 PCR 技术,可在30分钟内同时检测hMPV、RSV以及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等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覆盖hMPV易混合感染的病毒,且与疾控中心重点监测的主要致病原高度契合。近期伯杰医疗又推出了研磨管创新技术,可搭配上述6种呼吸道病毒+甲乙流+肺炎支原体,更加灵活的组合方式,依托咽拭子采样技术实现30分钟快速出检测结果。为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效率与院感防控水平提供坚实支撑,更能让患者体会到高效优质的医疗体验。